时间:2023-08-11 01:30:47
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,其充放电过程是基于电极周围的变化。充电时,外部电压施加在外部端子上,强制产生与放电反应相反的反应。由此,正极的锂离子释放电子,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液迁移到负极,嵌入负极的活性物质内部。同时,电子被接收,锂离子被负极活性物质固定。锂离子在电解液中快速迁移,在负极表面减速,在负极活性物质内部非常缓慢地扩散。这与汽车离开高速公路,进入普通公路,然后驶入自家附近街道的过程相似。充电时,锂离子在负极表面呈现拥堵状态。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。
从电化学角度解释,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基于单体内部的变化。锂电池的基本组成包括正极、隔膜、负极、集流体(极耳)、电解液。常见的圆柱电芯内部,其实很像一个寿司。首先将同样大的正极、隔膜和负极像三明治一样叠在一起,然后再卷起来。简化后的电芯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,正极、隔膜和负极均浸泡在电解液中。电解液为离子的迁移提供通道,电子只能通过集流体从外部电路中移动。所以即使正负极完全浸泡在电解液中,也不会出现电芯内短路。
化学电源,也称电池,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,它通过化学反应,消耗某种化学物质,输出电能。化学电池一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,也是专业课的重点考察内容。从化学反应、浓差、中和沉淀电池的角度分类,化学电池可以分为化学反应、浓差、中和沉淀电池。如丹聂尔电池所示,该电池是由锌电极(将锌片插入ZnSO4水溶液中)作为阳极,铜电极(将铜片插入CuSO4水溶液中)作为阴极而组成的。为了防止两种溶液直接混合,而让离子仍能通过,中间用多孔隔板隔开。
总结一下,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是基于电极周围的变化,而锂电池的基本组成包括正极、隔膜、负极、集流体(极耳)、电解液。化学电池有多种分类方法,如化学反应、浓差、中和沉淀电池等。
热门文章
点击排行
前沿网 广州云媒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7029号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2